参观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2019年10月14日) 农业综合开发办 2019年10月7日至9日,我有幸来到胶东,参加由县委组织部和威海国企党建培训基地联合组织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三天的时间里,活动组一行先后走进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战争”教学版块、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乳山市“胶东育儿所”等4个市区7个教学点。虽然时间较短,但身处革命圣地, 聆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凝视一块块栩栩如生的展板,观看气势磅礴的3D视频,端详一件件普通却凝聚非凡历史的文物,肃立在简朴而狭小的会议室,行走在布满沧桑的遗址,时而泪眼朦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而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时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行程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乳山市的崖子镇田家村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整洁的石砌小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走进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纪念馆中,通过幻影成像的方式,播放着根据胶东育儿所“乳娘”原型精心编排的舞台剧《乳娘》,一声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唤,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无一不泪湿衣衫,泣不成声;央视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让我们能够更直观了解胶东乳娘感人事迹和乳儿艰辛的寻亲故事;育儿所乳母家的旧址共10处院落,每家正房墙上都挂着二维码,扫描可以在线语音讲解,里屋的墙上视频也都循环播放着院落主人乳母的感人故事:乳娘们待乳儿视如己出,在艰难困苦时呵护有加,在病魔危险前挺身而出,在父母来寻时忍痛割爱,在乳儿成才之后不图回报......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为民族大义,有的同志不得不抛下刚入人世的亲生骨肉。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为了隐蔽,孩子们分散放在乳娘、养父母家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就靠乳娘、养父母照料。敌人来了,这些孩子也靠乳娘、养父母和父老乡亲们保护他们。在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多次迁徙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乳娘们用大爱书写了一段人间奇迹。
乳山以“仁爱乳山”、“母爱乳山”著称,在战争岁月里,乳山的乳娘们,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亲生儿女,去哺育革命战士后代,延续和保护革命“火种”,生死关头舍身取义,这种博大的仁爱已突破生命界限、超越灵魂。
胶东之行,回顾七十多年前那段红色记忆,感慨良多,收获颇丰。通过追寻先烈的革命精神,学习和缅怀党的光辉历史,深切感受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感悟到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段极不平凡的岁月所历经的曲折和艰辛,感叹抛洒了多少革命战士的汗水与鲜血,才铸就了我们今天伟大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的的确确让自己在心灵上受到洗礼,在精神上受到强烈震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把红色胶东精神化为工作动力,带头垂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心尽力,尽力而为。